近日,食品学科张有做教授团队基于HPPI-TOFMS对油脂中VOCs的高灵敏检测,相继在食品领域高质量TOP一区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IF2021=5.895)和《Food Chemistry》(IF2021=9.231)发表了关于食用油掺假检测以及油脂的氧化劣变的高水平研究论文。
食用油作为每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其质量安全不仅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和热点问题,而且是油脂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食用油的安全隐患主要包括掺假掺伪和氧化劣变两个方面,开展油脂掺伪和氧化劣变的检测研究意义重大。食用油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种类(如烃、醛、醇、酯、酮等)和含量的千差万别为掺假鉴别和氧化劣变分析提供了丰富信息。高气压光电离飞行时间质谱(HPPI-TOFMS)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高、覆盖度高、通用性好等优势,逐渐成为复杂基质样品中VOCs快速分析的主要技术之一。

张有做教授团队的研究不仅可为食用油和含脂食品(如坚果类)的安全检测保驾护航,为相关课题的开展奠定基础,如产地溯源、品质分级等;而且为其它各类能够产生VOCs的食品原料进行无损分析(如粮谷类的贮藏;水产品、蔬果等的新鲜度;食品加工过程的动态监测)提供了方法学参考和技术支持。此外,HPPI-TOFMS本身技术性能的提升(如电离方式的转变,切换)以及与其它技术的拓展联用等仍有很多科学问题值得探究。
张有做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栀子油等新型功能油脂的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王艳博士在本课题方面的工作不仅解决了油脂相关的科学问题,亦为团队开发高品质的栀子油产品提供了质量保障。浙江农林大学为两篇论文的第一单位,食品学科王艳博士为第一作者,张有做教授为通讯作者。硕士生傅纤雯作为核心人员参与了两篇论文的大部分工作,且为《Food Chemistry》文章的共同一作。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探索项目以及浙江农林大学科研启动项目的资助。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jafc.2c01361
https://doi.org/10.1016/j.foodchem.2023.136260
(食品学科 王艳)